村网通总站 曾山村 475784.nync.com 欢迎您!
2017-05-23 10:15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 周中华
近期,河南郏县姚庄乡探索实施“党建+公益”模式,大力构筑社会群众“一米问题”基层治理新格局,效果比较明显。这是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的“要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批示精神的践行,是落实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等决策部署,顺应乡情民意进行的的一项有益工作尝试。
姚庄乡做为一个民族乡镇,乡域经济总量偏小,政府财力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对基础性、公共性民生建设投入常常捉襟见肘,供给不足,尤其是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米问题”上有时点子不足,方法不够。面对这种情况,今年以来,姚庄乡党委政府实施了“党建+公益”模式,助力扶贫大计,助推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的解决,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11136”扶贫攻坚服务计划。
出台一个办法。姚庄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社情民意,紧扣工作实际,探索出台了《姚庄回族乡社会群众“一米问题”支部公益项目捐赠表彰办法(试行)》,成立乡公益项目办,隶党委序列,突出党组织(乡党委、各基层党支部)在公益事业中的引领作用,明确了“支部主导、三级审核、社会捐赠、隆重表彰”的公益指导方针。《办法》规定:捐赠物资不论多少,均可荣登本乡本村善行义举榜;对捐赠单位、捐赠个人,根据公益积累备案情况,做为评先评优、推荐担任县、市级政协委员的依据。此外,《办法》还根据公益捐赠的资金规模设定了颁发荣誉证书、颁赠公益牌匾、颁树公益功德碑等荣誉表彰措施。
坚持六个原则。一是“支部”原则。党支部在公益捐赠项目中起全程主导作用。二是“一米”原则。社会群众身边急需要解决或个人解决不了的公共问题。三是“问题”原则。捐赠方认捐支部已发布的社会群众“一米问题”,回避空泛捐款。四是“参与”原则。两委干部在捐赠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带头参与,身体力行。五是“本地”原则。本着姚庄的事情姚庄人办,本乡本村本坊的问题向本乡本村本坊中的有意愿、有公益心、有能力人士定向发布。六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不强人所难,不搞摊派,让捐赠者捐的情愿,捐的高兴,捐出高风亮节。
规范一份流程。就是严格规范《姚庄乡社会群众“一米问题”公益项目捐赠流程图》,严把报审、立项、公示、实施、验收等5个关口14个操作环节:党支部走访民意,发现梳理社会群众“一米问题”---党支部和受赠方结合,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由党支部报乡公益项目办初审---初审通过,乡公益项目办提请乡党政班子会议研究---研究同意后,乡公益项目办备案---将公益捐赠项目方案转回党支部---由党支部发布捐赠计划---捐赠方认捐---党支部协助捐赠方实施项目---项目完成,由党支部提请乡公益项目办验收---验收时需包村领导、支部书记、捐赠方、受赠方、公益项目负责人、公益项目办主任六方共同验收签字盖章、备案存档---善行义举榜公示---对照表彰办法,提请表彰---乡党委政府会议批准,进行表彰。
发布一份计划。就是制定《姚庄回族乡社会群众“一米问题”支部公益项目捐赠计划》。各党支部把发现梳理的“一米问题”与受赠方进行充分沟通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包括实施方案和项目造价等,并填写好受捐项目计划表,报至乡公益项目办、乡党政班子集体研究。研究通过后,乡公益项目办将项目计划表进一步规范完善,授权党支部通过互联网及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
审定三个报告。就是认真审定《姚庄回族乡社会群众“一米问题”支部公益项目捐赠月报告》《姚庄回族乡社会群众“一米问题”支部公益项目捐赠验收报告》《姚庄回族乡社会群众“一米问题”支部公益项目捐赠拟表彰建议报告》三个报告文书,确保公益项目的实施公平公开公正,保质保量,确保表彰工作表出实绩,彰显效果。
自今年4月18日《姚庄回族乡社会群众“一米问题”支部公益项目捐赠表彰办法(试行)》文件正式发布之日起,截止5月17日,姚庄乡各党支部收集拟发布涉及公益助学、村级生态绿化、办校条件改善、清真寺锅炉拆改等各类社会群众“一米问题”公益捐赠项目方案共计22个,计划募集公益善款430390元。支部公益捐赠计划发布后,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受到企事业单位、社会贤达人士的积极响应。当前,9个向社会发布的公益捐赠项目方案(计划)成功达成对接,累计募集公益善款120060元,为改善全乡回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丰富和创新了党建工作载体。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如何让新时期的基层党建工作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姚庄乡将“党建+公益”作为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重要基因,把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以服务功能体现政治功能,释放了支部的活力,创新了服务群众组织形式,使基层党组织的党建资源、阵地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集约使用、合理流动,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各类资源服务群众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激发了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搭起了公益供需的坚实桥梁。多年来,社会公益一直存在两头对接难的问题,一头是弱势、分散的困难群体,一头是找不着门路做公益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因此,如果有基层“党支部”“村委会”这样的组织牵头,搭建平台,并发起按需所取、点对点的服务,实现点对点资助项目实施,就能有效解决资源不够、效果不佳等公益难题,就可改变以往单一的公益参与模式,实现公益项目资源的最大化对接整合。而姚庄乡的做法正是抓住了这个切入点和契合点,为公益活动牵稳了线,搭好了桥。
弥补了政府财力不足的短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群众日益增多的公共问题需求和政府财力资源有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姚庄乡将“党建”牵手“公益”,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深挖社会群众“一米问题”,谋划推介公益项目,公开众筹项目资源的做法,从取得的初步效果看,较好地弥补了政府财力不足的短板,搅活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足这盘棋,带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解决群众基础性、公共性、民生性问题上来,让政府、集体少花钱或者不花钱,就能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成事,一举多得。
同时,透视“党建+公益”模式,我们还能感受到,有了党支部为社会公益背书,社会公益的公信度、感召力更加强大,也将促使其更加规范、高效、完善。而扎实接地气的社会公益活动,也必将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来,使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红利。此外,“公益扶贫”显然应该成为我们当前扶贫攻坚工作的一种方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