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饭后出现头晕,当心低血压捣乱!

    信息发布者:15839791368ly
    2019-11-28 15:52:54   转载

    人生如书,读是读不尽的。健康是资本,拼搏是动力。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The moment

    张先生今年78岁,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多年,目前一直吃降糖药和降压药治疗,总体情况控制的不错。

    最近一段时间吃完早饭后外出溜达,出现过好几次头晕的情况,甚至跌倒在公园草坪上。家人因担心是脑部肿瘤等重病,就催促其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后,医生并未发现张先生有什么脑部器质性病变,血糖也没有问题,最终确诊为“餐后低血压”

    对于老年人而言,有部分人会出现餐后低血压,这种情况可轻可重,轻者稍加注意即可避免,但严重又不予以及时处理的话,也容易引发脑梗重疾,所以老年朋友还是要认真对待这个事情。

    为什么会“餐后低血压”?

    很多人不理解“餐后”为什么会“低血压”,这个在生理上很容易解释:人进餐后,食物主要集中在胃部。了更好地消化食物,消化系统会“征召”更多的新鲜血液来工作,这时候供应其他器官的血液自然也就少了,因而会表现出有效循环不足血压下降趋势。

    但是,我们的人体也是非常警觉的,很快就意识到血压下降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利,因此会发出调节信号,比如加大心率、收缩血管等,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他器官的正常运行。

    健康的年轻人进行上述自我调整并不难,但是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来说,有可能有调控不力的情况,甚至出现严重的血压波动,最终导致餐后低血压。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老年人的身体就像一台运行多年的机器,灵敏程度肯定会有所下降。比如对血压调节的反射能力不如年轻人,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也会差一些,因而餐后维持血压相对平稳的能力就不足了。特别是本身吃药降压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研究发现,一日三餐中“早餐”后出现低血压的概率最高,多发生在餐后30-60分钟,持续时间可达半小时。而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往往更大,收缩压可能会较餐前下降20-40mmHg

    我曾经多次遇到过住院患者出现严重的餐后低血压:餐前收缩压130mmHg,餐后血压急剧下降到90mmHg,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

    如何避免“餐后低血压”?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餐后低血压”已经成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与晕厥、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老年人若想避免出现严重的餐后低血压,首先要留意观察。如果自己在用餐后经常感到头晕、无力和打瞌睡,还有胸闷、视力模糊、恶心、口角流涎和歪斜,或者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恶化等,一定要赶紧测量血压,看看是否已经出现了低血压。如果属实,就不要外出了,应卧床休息。之后定期检查,医院就诊。

    若想避免餐后低血压,主要在于改善用餐习惯比如不吃过热的食物,不要一次进食过饱(七分饱即可),进食时适当多点喝水或牛奶增加血容量等。还应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减轻消化系统的工作压力(可以在上午10点左右增加一次进食,吃点饼干、豆干等)。

    对于服药降压的老年人,出现餐后低血压后,还应考虑药物层面的影响,必要时诉诸主治大夫帮助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

    上周末,第十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年会、第十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3000余名海内外心血管领域的同道们再聚厦门鹭岛,围绕心血管疾病的方方面面展开学术交流。

    “只要阳光长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这是人们口中的厦门,而今年因为5G,学术会上更是开出了“科技之花”:数场导管室的高难度手术,借助5G的传播技术实时传送至会场。让参会者惊喜的是,高达1000M/秒的下载速度相比4G提速10余倍,现场的学者及线上近万名医生就好像站在手术台旁,体验了一把与手术团队的“零距离交流”。这是厦门市卫生健康领域的5G手术直播“首秀”,大放异彩,过目难忘!

    技术服务于生产,技术使人进步。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医学领域,我们很荣幸在美丽的厦门见证了这个时刻!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